当前位置

QQ头像 > 头像教程 >

最新高中研究性学习方案范文

最新高中研究性学习方案范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高中研究性学习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高中研究性学习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面对当今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基础教育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这是我们每位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应思考的现实问题。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以使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科学,体验创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热情;培养学生对国家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一种主动探求,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现代学习方式;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升综合素质,自觉推进素质教育。这不仅是贯彻国家教改精神和认真执行教育部颁发的高中新课程计划的需要,而且也是时代对教育的需要,是信息化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对此我校领导与师生已成共识。将研究性学习纳入必修课,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对于这样一门全新的课程,如何把握其精神实质与内涵,如何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如何具体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已成为目前普通高中十分关注的问题。我校以“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觉悟导、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教学核心;以学校所处的具有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镇为依托,积极探索一条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研究性学习路径,力争让研究性学习在我校大放光芒。

  二、课程简介

  研究性学习本身没有体系化的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可探究性的特点。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它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确定,也可以由教师提供选题建议;可以来源于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也可以产生于家庭或社会生活;可以是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的探讨。与一般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更广泛、更灵活、更富有弹性。在新课程计划中,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重要的部分,它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历实践综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高中三年共计15学分,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分的65.3%。

  三、课程定位与开设意义

  1.课程定位

  要知道什么是“研究性学习”,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研究”,研究的含义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三种:

  a.科学研究:指的是科学家的研究,是一种根据研究中发现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样化的方式。

  b.基于研究的教学或以研究为本的教学:是一种对产生于学习经验的真实问题的研究,是科学教育的核心策略。

  c.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指的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是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从这个标准中可以看出,研究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目的。根据基础教育的特点,我校的研究性学习主要应用后两种情况——探究式教学和专题研究。

  2.开设意义

  a.“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研究性的课程,也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模式的革命。

  b.“研究性学习”是在课程层面上试图解决当前基础教育的主要困惑,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结构性突破,保证了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深入。

  c.“研究性学习”融德育渗透、认知学习、能力培养、个性发展于一体,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创造能力和终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d.“研究性学习”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课题,从而推动教师的继续教育。

  四、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

  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强调学生通过探索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核心活动是课题研究或项目探究活动,即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学生自觉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校对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

  a.个人活动: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践中,学生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允许个人根据兴趣爱好独立进行学习活动,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促进了个人潜能的开发和个性发展。

  b.小组活动: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来说,小组活动是最重要和采用最多的形式,学生可以自愿或随机分组,一般由5-8人组成活动小组,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指导教师。

  c.集体活动:主要指班级,全班同学需要围绕同一个综合性的研究课题,通过分工合作搜集资料,开展探究学习活动。

  五、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我校座落的`角直镇是神州环保第一镇,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国家级四A旅游城镇,这是有着千年古刹,有着历史悠久的桥文化,有着近代文化名人足迹等等,所有一切都是值得进行研究和学习的,为此学校在安排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内容时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丰富学习活动的内容。

  根据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特点,在课时安排上应采取弹性课时制,需要课内外结合。利用一部分课内时间,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中指导,或由学生进行交流研讨等;也要利用较多的课外时间,包括节假日和寒暑假,由学生进行集体的或个人的研究活动。我校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与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a.高一年级每学期安排一个小课题各占3学分,主要内容来自角直镇的自然环境、文化古迹、学校生活、自我成长等,其中每周课堂安排2课时,课外安排1课时。

  b.高二年级每学年安排一个大课题占6学分,内容可以借于本镇的旅游资源、环保卫生、民风民俗、经济发展、学习方法等。每周课堂安排1课时,课外安排2课时。

  c.高三年级安排一个小课题占3学分,研究内容如:政治形势分析、文化探讨、小科学试验等专题研究,可用放假时间集中精力研究学习。

  六、教学要求与课程目标

  1.教学要求

  A.对学生

  a.倡导学生主动参加与交流合作、探究发展等多种学习活动,变革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b.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拓展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和加深理解已经学到的知识,发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培养与学校生活、职业生活和继续学习有关的能力:自主意识、团队合作,资料研究,人际交往和掌握现代信息工具等。

  c.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艰辛和快乐。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B.对教师

  a.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b.通过与其他教师合作,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增强教科研能力。

  c.通过与学生协作,能动态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创造和谐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2.课程目标

  A.总体目标

  a.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感知到初步形成唯物主义的科学观,联系实际形成良好

  的科学态度,培养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b.通过学习,使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生,培养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文明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c.通过学习,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从而培养一定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d.通过学习,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B.年级目标

  高一:上学期熟悉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与人合作的意识,态度及团队精神和对待科学的求真态度及探索精神。下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整体认识能力,以及人文精神和科学态度,从社会生活和现实与未来中发现,提出问题,抓住问题本质,判断问题的价值。

  高二:着重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并具有初步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实验设计方案),构建知识模型、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进行答辩。

  高三: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与批判性反思能力,为学生研究问题思维模式的创新意识打下一定的基础,为学生研究的发展方向奠定初步的基底。

上一篇:临摹素描头像 下一篇:没有了